田静的事儿,说起来还挺有意思。一般大家看到她,就觉得她最多也就个九零后吧,可网络上总有人传她是个八七的,说比大威大了好多岁。这事儿呢,闹得沸沸扬扬,真真假假,吃瓜群众看得是云里雾里。那原因呢,是因为有人在某户口本上找到一个名字叫婷婷的,觉得这就是我们这位“静静”了,但从来没有定论。看她那稚气的样子,真要是比大威大那么多岁,估计大威自己也得犯嘀咕。
这回直播呢,田静又给自己整了个幺蛾子。大大方方宣称是91年生的,结果说到小时候的事儿,她竟然说自己记得八十年代城乡差距大。这话一出,网友们又开始质疑了,说你这不是自个儿打脸吗?她又赶忙补充说八九十年代差距大,不知道是为了圆场还是真的这么觉得。结果呢,还是有不少人抓住这茬不放,说她是八十年代生的,逼她再解释,她有点急了,怼回去说,她是九一的,有什么不对?
田静其实挺尴尬,她不希望别人叫她村姑。她说初三就去城里生活了。可是话又说回来,后来又自己承认不敢跟那些书香门第的人比。在这方面她像是在自我矛盾中徘徊。有时候说村里,有时候又说城里,可能性格就是那种随便惯了,习惯了信口开河。
这种事儿其实就像每个人年轻时,难免说错话的时候。虽说田静没大说错,毕竟九十年代城乡差距还是有的。但她也许没想到,有些观众对她的每一句话都那么较真。面对面的谈话里,随便一句没过脑子的话就能引发一场轩然大波。
说起城乡差距,确实九十年代的那个时候,田静家乡小村和城市还有不少差距呢。按她自己说的,家里就是在马甸边上的农村。那生活质量,跟城里自然不能比,因此她的言辞倒也不算完全没根据。
有人说身高不是距离,年龄不是问题。你看这俩幸福的小两口,田静和大威,他俩感情和睦,我们还谣言四起图个啥呢?有空大家还不如翻翻历史,或者瞅瞅别的新闻热点解解闷。
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,明眼人一看就知道,田静这事,说的是芝麻这么大个事儿。要说她是不是个能说会道的人,那可能是说话有点随性吧。这剧情一波三折,还是把大家都看乐了。然而这事儿传到网上,又是一阵风云起。如今各种热搜话题就像雨后春笋,事情再小,也可能发酵到让人难以收场。
回头一想,这种事情折射的也是个普遍的网络现象。尤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,流言蜚语一传十十传百,很可能就失真了。田静作为公众人物,她的每句话都被放大。而观众呢,很多时候也是看个热闹,觉得这事儿有趣,八卦心理作用下,言辞更是有时候不可控。
作为吃瓜群众,有时觉得挺不公平的。人家田静和大威好好的小日子过着呢,大伙儿就猜想连连,生怕错过半点消息似的。信息时代嘛,什么事都经不起推敲,但要我说,重大新闻还有一抓一大把,这种鸡毛蒜皮的,实在不必深究。
讨论归讨论,愿意看笑话的看,想辩论的辩,最重要的还是,只要他们自己的日子过得舒服,且不违和别人的生活,也就没什么大不了的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包容才是最该追求的。
愿意八卦归八卦,大家对田静的印象,可能还得停留在她说话的那些“小问题”上。但若是有机会和她坐下来聊聊,可能又是另外一幅场景,或许也能感受到她的质朴和真实呢。
咱说归说,田静的年龄到底是哪一年的,假设真是九一的,那以后就不能再提八十年代的事了?这也不见得。希望观众们也能多点理解,不至于因为口误就断定别人的过往如何。
说实在的,在这个社交媒体的时代,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众矢之的。希望大家看到更多的是一个真实、立体的田静。或许等到哪天,又有啥新瓜掉下来,大家又能捧着茶壶,继续围观热议,乐在其中也就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