品质管理概述

1.什么是品质?

2.品质保证与品质管理

3.品质的定义

4.QC七大手法

5.异常处理——8D报告

一、什么是品质——ISO的阐述

能力:组织、体系、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。

要求:指明确的、习惯上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。

产品:过程的结果。

过程: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的系统。

体系(系统):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。

特性:可区分的特征。从物质、感官、行为、功能等方面区分。

二、品质保证与品质管理

最初,品质控制思想是:“通过对完成品进行检查,除去劣质产品以保证产品品质。”——检验阶段(QC)

后来,这种思想发展为:“通过对原材料及半成品进行检查来防止生产出劣质产品。”——品质保证阶段(QA)

再后来,就发展到了现在的品质管理阶段(QM)。

三、品质管理的定义

品质管理是“以最小的成本科学的(以事实为基础,通过组织的活动)生产满足顾客要求的优质产品”。

JIS(日本工业标准)则定义如下:

四、QC七大手法

如果您想领取这份’资料‘合集

可以珈V:taojiao6699

资料200份,先到先得~

1.3鱼骨图的绘制方法

步骤1:决定问题(或品质)的特性

对不良率、停线率、返修率、投诉次数、外观不良、尺寸不良等有关品质下降的问题加以确定。

步骤2:绘制脊骨

画上一条较粗的干线(称母线),并加上箭头。

步骤3:把原因分成几个大类,每大类划于中骨上

角度约60°,一般按人、机器、材料、方法等分类。

步骤4:探讨大原因的原因,细分为中小原因,记入小骨及枝骨上。

步骤5:决定影响问题点之原因的顺序

以集中思考自由讨论的方式,在认为影响较大的原因上画红圈,再从画上红圈的原因中找出原因更大者……最后圈出重要的几项。

以上方法称为大骨展开法,相反的称为小骨扩张法。

2.QC工具——柏拉图

柏拉图(ParetoDiagram)由意大利VilfredoPareto所创,首先应用于[所得曲线]绘制,认为少数人拥有了社会上大部分的财富,控制他们即可控制社会财富。这种控制重点的方法,称为“柏拉图原则”或“重点管理”。

2.3柏拉图的做法

决定数据的分类项目

按结果分类:不良项目别、场所别、工程别;

按原因分类:材料别、机械别、方法别、作业者别;

按上述分类,收集数据。

按发生次数顺序,将项目及次数记入不良分析表。

按分类项目别,统计数据作统计表(见附例)。

在制图纸上记入横轴及纵轴。横轴代表项目,纵轴左侧代表不良次数、不良率或损失金额,右侧代表总体影响度。

点上累积影响度,并以折线连接则得巴累托图。

记入数据收集期间、记录者、绘图者及总检查数、总不良数等。

2.4柏拉图的制作要点

1、从图上要看到项目的大小顺序;

2、使用一个累积曲线允许你把握关键问题

3、即使幅度和特性水平较低,也可看出问题并立即解决此问题;

4、如果有太多的项目,重新把项目调整到可控制的小组中;

5、确定此图是正方形的。在纵横轴上设定均匀的刻度;

6、出于分析结果的评价及研究目的,保存制作巴累托图的原始数据。

纵轴上合适项目:金额、质量、时间、安全、士气

横轴上合适项目:机器、设备、作业者、作业方法、原材料、时间

如果您想领取这份’资料‘合集

可以珈V:taojiao6699

资料200份,先到先得~

3.QC工具——检查表

§定义:指用设计的表格来收集资料,并透过统计整理而获得情报的手法。

§使用检查表可以一面测定,一面用简单记号作记录,然后求出次数分配的情形,而获得种种情报,对于检查管理、解析等工作很方便。

3.1QC工具——检查表

制作和活用要点

1、检查表必须适合所想达到的目的;

2、检查表必须是简单的;

3、要检查的项目必须小心评估,并及时更新;

4、检查方法必须是标准的;

5、被检查的项目和作业流程必须一致;

6、必须清楚地显示数据历史;

7、若发现问题,立即采取行动;

8、当获得数据时,必须核对项目。

4.QC工具——控制图

定义:当时间、顺序推移时,数据显示相应跟随变化,便于即时了解品质变动情形的一种品管手法。

作用:

1、明确区分正常和异常;

2、及时发现、了解异常;

3、若有异常,便于立即找出原因,并采取适当的措施。

5.QC工具——直方图

定义:显示长度、重量、时间等数据的分配情形。

解释:直方图亦称柱状图,其中的数据可以分为小组,并用条形来代表小组。用测定质量特性(如长度,重量,时间,湿度等)所获得的数据的频率(发生次数),围绕一个趋向为最大的特殊值,然后,远离此特殊值逐步变小,这称为“分布”。

5.1目的和优点

§1)在一个数据集中,只凭看一下数字值,你不可能看到整体的趋势。把数据集转换到直方图中,看整体的趋势就很直观容易了。

§2)从直方图上,你可以看到大致的平均值和差值,并计算出一个平均值和标准偏差。

§3)通过把直方图与标准图作比较,你可以看到不良率或工艺的能力。

§4)从分层直方图上,你可以看到因果关系。

§5)从直方图的形状上,你可以看到比如工艺的异常性,测量数据中的问题,或者数据调整。

§6)从两张直方图上(如改善之前和改善之后),你可以检查措施的效果(如对策)。

如果您想领取这份’资料‘合集

可以珈V:taojiao6699

资料200份,先到先得~

6.QC工具——散布图

定义:为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,而搜集两个数据集项目(鱼骨图等),并把他们放置到图形的纵、横坐标上,用来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图.

作用:显示成对数据项目之间的关系(有否相关、相关程度);

根据影响程度,有针对性地进行品质改善;

降低成本(如用相关的成本品代替高成本品测试)。

7.层别法

在产品的生产中,一些生产要素(人、设备、原材料、作业方法、环境)的变化常导致品质问题的出现。为了解决这些问题,我们首先需要利用一些QC工具找出发生变化的因素。层别法无疑是帮助查找变化的最有效的QC工具。

我们把‘有共同特性的产品’作为同一层的产品。比如,用同种原材料加工出来的产品,由同一台设备加工出来的产品,同一个作业者做出的产品,同一时期做出的产品等就是分属于不同层的产品。

把不同层的产品区分开来,通过分析各层间特性值的差异来查找变化的方法。层别法

8.1创造图表时的注意事项

§1)明确的目的

清楚地把握图表的目的。图表的数据必须是最详细的及最重要的,选择恰当的格式也是至关重要的。

§2)易于理解

图形必须易懂。不但是自己,而且别人也能够容易理解。要做到这一点,必须依据事实,内容正确。图形也提供必要的情报(如历史、目标、判断、处理等)。

解决问题八大步骤—8D

现场该如何解决问题

解决问题需要做准备工作。

例如,如果你想攀登珠穆朗玛峰,你需要做很多相应的准备工作;普通你想吃碗方便面,其准备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
虽然工作多种多样,但原理是相同的,下面介绍解决问题的8大步骤:

如果您想领取这份’资料‘合集

可以珈V:taojiao6699

资料200份,先到先得~